阮义忠,台湾摄影家。主要文字作品有《失落的优雅》《人与土地》《二十位人性见证者》《正方形的乡愁》《都市速写簿》等。
阮义忠坚信真正的“见”来自生活本身,而非阅读他人的经验。他的作品因此少有文字炫技或抽象的哲学名词,更像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朴素智慧。他谈童年宜兰的逃离与回归,写台北街头的迷茫与顿悟,笔下是个人记忆,折射的却是一代人乃至一个文化群体的共同情感。
阮义忠的文字总在细微处凿开时光的缺口。他写台南的庙埕、九份的山岚、小镇的相馆,那些被快时代碾过的慢风景,在他笔下重新获得呼吸。他的句子像手工冲洗的照片,带着银盐的颗粒感,每一段回忆都拥有恰到好处的曝光——既不过度感伤也不寡淡疏离。这种平衡源于摄影家特有的视觉思维:文字在他手中不是装饰工具,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显影液,让那些被遗忘的日常底片重新呈现肌理。
特别动人的是他对“逝去之物”的记述方式。当多数人用怀旧涂抹过往时,阮义忠却用文字建造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。他写消失的农村、改行的手艺人、被遗忘的童戏,不是用挽歌的语调,而是以考古学家般的虔诚与小说家般的洞察力,让消逝的事物在文本中获得第二次生命。
展开剩余40%原文摘录:
旅行的乐趣有时不在找到了什么,而是让自己迷失在未知之境。
——《失落的优雅》
本份真诚面对自己、坦然无碍面对他人,就是优雅。以我的体会,那应该就是孔子所说的‘克己复礼’,是一种把自己缩小,天地反而会变大的境界。
——《失落的优雅》
永远都不会变的爱,就是信仰。
——《人与土地》
若光是浸沐于心中而不付于行的人,容易孤独;心有感动而久久闷住的人,迟早成疾,所以将感动化为行动,人就犹如重生。」
——《想见看见听见》
心甘情愿,事事处处都自由;反之,有一丝无奈,就是枷锁上身。
——《阮义忠的微博生活:一日一世界》超高配资
发布于:江苏省